首页 > Science杂志 > 你问我答 >

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口服而要用注射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小黄妞er

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主要由胰腺中的β细胞分泌,负责调节血糖水平。虽然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的使用方式却有一定的限制——它不能通过口服的方式被吸收,而是需要通过注射来发挥作用。那么,为什么胰岛素不能口服呢?下面我们通过和表格对比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胰岛素之所以不能口服,主要是因为它在消化系统中会被分解成小分子,从而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具体来说:

1. 胰岛素是蛋白质

胰岛素是一种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种结构使其容易被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分解。一旦分解,胰岛素的结构被破坏,就无法发挥其降血糖的作用。

2. 胃肠道环境的影响

胰岛素进入胃肠道后,会受到酸性环境(胃液)以及多种消化酶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加速其分解过程。即使部分胰岛素未被完全分解,也难以透过胃肠道壁进入血液循环。

3. 吸收效率低

即使胰岛素能够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其吸收效率也非常低。这是因为胰岛素分子较大,难以穿透胃肠道黏膜屏障,导致大部分胰岛素在到达肝脏之前就被分解或清除。

因此,为了确保胰岛素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临床上通常采用注射的方式,直接将胰岛素注入皮下组织,使其迅速被毛细血管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

表格对比:口服与注射胰岛素的差异

对比项目 口服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
吸收机制 经过胃肠道分解,难以直接吸收 直接进入皮下组织,快速吸收
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极低(<1%) 生物利用度较高(约60%-80%)
稳定性 易受胃酸和消化酶影响 稳定性较高,不易被分解
起效时间 起效缓慢,需较长时间 起效迅速,可快速调节血糖
剂量控制 难以精确控制 剂量可根据患者需求灵活调整
适用人群 不适用于临床治疗 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

总结

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在于其蛋白质性质决定了它在胃肠道中会被分解,且吸收效率极低。相比之下,注射胰岛素能够绕过消化系统的障碍,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更高效地发挥降血糖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仍以注射为主要给药方式,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或许会有更多适合口服的胰岛素制剂问世,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