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乙型脑炎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因此早期识别其症状至关重要。
总结性描述
乙型脑炎的症状通常分为初期、极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初期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表现;进入极期后,患者可能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恢复期则表现为病情逐渐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智力障碍或肢体瘫痪等问题。
以下是乙型脑炎各阶段的主要症状总结:
阶段 | 主要症状 |
初期 | 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恶心呕吐 |
极期 | 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肌肉痉挛、呼吸困难、颅内压增高 |
恢复期 | 症状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肢体运动障碍或语言功能受损 |
需要注意的是,乙型脑炎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就医治疗。
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乙型脑炎,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 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外出;
- 使用驱蚊剂及穿着长袖衣物;
- 清理居住环境中的积水,减少蚊虫滋生。
通过科学防控与及时诊治,可以显著降低乙型脑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