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是一种起源于心室的快速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跳加速。它可能与多种心脏疾病有关,尤其是那些影响心室电活动的病变。了解其常见病因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于什么病”的总结与归纳:
一、总结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此外,其他如心肌病、电解质紊乱、药物毒性、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能引发此类心律失常。临床上需结合患者病史、心电图特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二、常见病因及特点对比表
疾病类型 | 常见原因 | 是否常见 | 特点说明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 非常常见 | 常见于左前降支供血区受损者,多有既往心梗病史 |
扩张型心肌病 | 心室扩大、心功能不全 | 常见 | 多伴有心力衰竭症状,心电图显示Q波异常 |
肥厚型心肌病 | 心室壁增厚、流出道梗阻 | 较少见 | 可能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尤其在运动后加重 |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 | 电解质失衡 | 偶见 | 可诱发折返性室速,纠正后可缓解 |
药物毒性(如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 | 药物作用异常 | 偶见 | 常伴随中毒症状,需停药并支持治疗 |
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 | 心脏结构异常 | 少见 | 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常伴发其他心脏问题 |
三、结语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虽然可以发生在多种心脏疾病中,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诱因。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和心电图表现,进行系统评估,以明确病因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对于高危患者,及时干预可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