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简称PNH)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主要由于红细胞和粒细胞表面缺乏CD55和CD59这两种补体调节蛋白,导致红细胞在体内易被补体系统破坏,引发溶血。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常以不同症状反复发作,且病情进展缓慢。
以下是PNH的主要临床表现总结:
临床表现 | 说明 |
溶血性贫血 | 患者常表现为疲劳、苍白、心悸等症状,尤其在夜间或清晨加重。血液检查可见网织红细胞增多、间接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等。 |
血红蛋白尿 | 最典型的表现为“酱油色”尿,通常在晨起时出现,多因夜间溶血加剧所致。 |
全血细胞减少 | 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可能与骨髓功能障碍有关。 |
血栓形成 | PNH患者有较高的血栓风险,尤其是静脉血栓,常见于肝静脉(Budd-Chiari综合征)、脑静脉窦等部位。 |
感染风险增加 | 因粒细胞功能异常,患者易发生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
其他表现 | 包括腹痛、黄疸、乏力、运动后呼吸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 |
总结: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全血细胞减少、血栓形成及感染风险增加。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需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并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