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又称为亨诺-舍尔综合征(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特征的免疫相关性疾病。它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但成年人也可能患病。该病的特点是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关节肿痛、腹痛以及肾脏损害等多系统症状。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多数研究认为它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当身体接触到某些抗原(如病毒、细菌、药物或食物)后,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攻击自身的血管壁,导致炎症和出血。
常见的诱因包括:
-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
- 肠道病毒感染
- 食物过敏
- 药物反应
- 寒冷刺激
这些因素可能引发体内IgA(免疫球蛋白A)的异常沉积,进而引发血管炎症。
二、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通常在几天内逐渐出现,常见表现包括:
1. 皮肤紫癜:最典型的症状是下肢出现对称性的紫红色斑点或瘀斑,按压不褪色,常伴有轻微瘙痒。
2. 关节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尤其是膝关节和踝关节,但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3.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甚至便血,严重时可引起肠套叠。
4. 肾脏病变:约有50%的患者会出现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严重者可能导致慢性肾病。
三、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来确诊过敏性紫癜。常用的检查包括:
- 血常规:查看是否有炎症指标升高
- 尿常规:检测是否有血尿或蛋白尿
- 肾功能检查
- 必要时进行皮肤活检或肾脏活检
四、治疗与预后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可在数周内自行缓解。治疗方式包括:
- 休息与避免诱因:减少活动,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 药物治疗:
- 抗组胺药:缓解瘙痒和过敏反应。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
- 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病例,如腹痛剧烈或肾功能受损。
- 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止吐等。
对于肾脏受累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并在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治疗。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
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措施,但以下建议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 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 在感冒或病毒感染期间加强防护
- 定期体检,尤其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
六、结语
过敏性紫癜虽然不是一种致命性疾病,但若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肾脏损害。因此,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合理治疗。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保障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