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是一种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不足而引发的疾病。肾上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位于肾脏上方,负责分泌多种关键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以及性激素。
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时,这些激素的水平会降低,从而影响身体的多个系统,包括代谢、免疫反应、血压调节和应激反应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也称为艾迪生病(Addison's disease),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本身受损导致的激素分泌减少。常见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如结核)、肿瘤或遗传因素等。这种类型的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疲劳、体重减轻、低血压等症状。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则是由于下丘脑或垂体功能障碍,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不足,进而影响肾上腺皮质的功能。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突然停药,或因垂体疾病引起。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症状可能逐渐出现,也可能在某些应激情况下突然加重,例如感染、手术或创伤等。常见的症状包括极度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低血糖、低血压、皮肤变黑等。
诊断该病通常需要通过血液检查来评估肾上腺激素水平,如皮质醇、ACTH、醛固酮等,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肾上腺CT或MRI)来判断病因。治疗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患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应及时就医,防止发生肾上腺危象,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
总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