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一种由于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导致肺、脑等重要器官发生栓塞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常见于长骨骨折(如股骨、胫骨)、严重创伤或骨科手术后,尤其是多发性骨折患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识别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一、概念总结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因脂肪颗粒进入血管系统,阻塞微小血管,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肤瘀斑等症状。该病属于创伤后并发症之一,具有一定的致死率,需及时诊断与干预。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 FES) |
定义 | 因脂肪颗粒进入循环系统,造成肺、脑等器官微血管栓塞的临床综合征 |
常见诱因 | 长骨骨折、严重创伤、骨科手术、脂肪组织损伤等 |
发病机制 | 脂肪细胞破裂 → 脂肪颗粒进入血管 → 栓塞微血管 → 氧合障碍、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 |
典型症状 | 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皮肤瘀点、心动过速、低氧血症等 |
诊断标准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 + 血气分析 |
治疗原则 | 支持治疗为主,包括吸氧、机械通气、抗凝、控制原发病等 |
预后 |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严重病例可能死亡或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
三、注意事项
- 脂肪栓塞综合征常发生在伤后24~72小时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早期识别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尤其在高危人群中应提高警惕。
- 与其他类似疾病(如ARDS、脑栓塞)需进行鉴别诊断。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脂肪栓塞综合征虽然不常见,但在创伤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其病因、症状及处理方法,有助于提升临床应对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