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见于儿童群体中,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虽然它不像手足口病那样广泛被大众熟知,但其症状较为明显,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影响较大。
一、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症状
1. 发热
疱疹性咽峡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发热,体温通常在38℃以上,有时可高达39℃。发热一般持续2-4天,伴随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2. 咽部疱疹与溃疡
患者在咽部会出现多个小疱疹,多集中在软腭、扁桃体周围及咽后壁。这些疱疹在1-2天内会破溃形成溃疡,导致咽喉剧烈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时更为明显。
3. 咽痛与吞咽困难
由于咽部溃疡的存在,患者常感到明显的咽痛,甚至影响进食和饮水,尤其在婴幼儿中表现更为突出。
4. 流涎增多
咽痛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吞咽,从而出现流口水的现象,这也是该病的一个典型特征。
5.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咳嗽、鼻塞、头痛等轻微呼吸道症状,但整体病情较轻,一般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
二、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如发现咽部有典型的疱疹和溃疡,并结合发热、咽痛等症状,即可做出诊断。必要时可通过咽拭子或粪便样本进行病毒检测,以明确致病病毒类型,如柯萨奇病毒A组等。
三、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1. 退热止痛
对于发热和咽痛,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药物进行缓解,但需注意用药剂量和年龄限制。
2. 保持水分摄入
因为咽痛可能导致孩子不愿进食或饮水,家长应鼓励其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必要时可使用口服补液盐。
3. 饮食调理
建议给予温凉、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果泥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咽部刺激。
4. 口腔护理
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或含漱,有助于减轻咽部不适和预防继发感染。
5. 隔离与休息
患者应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同时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四、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
2. 避免交叉感染
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
3. 增强免疫力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营养均衡,适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五、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持续高热不退
- 明显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嘴唇干裂)
- 呼吸困难或吞咽极度困难
- 精神状态差、嗜睡或烦躁不安
总的来说,疱疹性咽峡炎虽然病程较短,但对孩子的舒适度影响较大。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合理护理,帮助其尽快康复。同时,做好日常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