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一种以血小板数量异常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但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导致患者容易出现出血倾向。
ITP多见于儿童和年轻成人,但也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血小板有关,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而生成不足。虽然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病毒感染、药物反应、遗传因素等都可能成为诱因。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
英文名称 |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
定义 | 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且无其他明确原因的免疫性血液疾病 |
主要症状 |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量过多、严重时可有内脏出血 |
发病机制 | 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血小板,导致其破坏加速 |
常见人群 | 儿童、青少年、年轻成人,也可发生于成年人 |
诊断方法 | 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低)、骨髓穿刺、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
治疗方法 | 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脾切除、新型药物治疗等 |
预后情况 |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慢性型需长期管理 |
小结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虽然名字中带有“原发”,但其确切病因仍不完全清楚。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接受个体化治疗,并定期随访监测血小板水平。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