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 ACC)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肾上腺皮质。该病在所有肾上腺肿瘤中占比不足5%,但由于其进展迅速、预后较差,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本文将对肾上腺皮质癌的基本信息、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进行简要总结。
一、基本概述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肾上腺皮质癌 |
英文名称 |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 (ACC) |
发病部位 | 肾上腺皮质层 |
流行病学 | 年发病率约为0.7-2/10万,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少见 |
性别差异 | 男女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倾向 |
病因 | 不明,可能与基因突变、遗传因素有关 |
二、临床表现
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常因激素分泌异常或肿瘤压迫产生多种症状,具体如下: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激素分泌异常 | 库欣综合征(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男性化(多毛、声音变粗)、女性化(月经紊乱)等 |
肿瘤占位效应 | 腹部肿块、腹痛、腰背部疼痛 |
全身症状 | 体重下降、乏力、食欲减退 |
转移症状 | 若发生转移,可能出现肝、肺、淋巴结等部位的症状 |
三、诊断方法
肾上腺皮质癌的确诊需要结合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分析。
检查方法 | 说明 |
影像学检查 | CT、MRI可发现肾上腺肿块,评估大小、边界、是否侵犯周围组织 |
实验室检查 | 血液和尿液激素水平检测,如皮质醇、雄激素、醛固酮等 |
病理检查 | 组织活检是确诊金标准,通过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性质 |
基因检测 | 某些基因突变(如TP53、CTNNB1)可能与ACC相关 |
四、治疗方法
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和放疗等综合手段。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说明 |
手术切除 | 早期患者 | 根治性手术为首选,需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 |
化疗 | 晚期或无法手术者 | 常用药物包括米托坦、顺铂、依托泊苷等 |
放疗 | 局部晚期或术后辅助 | 可缓解症状,控制局部复发 |
靶向治疗 | 有一定疗效 | 如使用依维莫司等药物,仍处于研究阶段 |
激素治疗 | 控制激素分泌 | 对部分功能性肿瘤有效 |
五、预后与随访
肾上腺皮质癌的预后较差,尤其是晚期患者。早期发现并手术切除者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复发率仍然较高,因此需长期随访。
项目 | 内容 |
5年生存率 | 早期约40%-60%,晚期低于20% |
随访内容 | 定期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监测 |
复发风险 | 高,尤其在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者 |
综上所述,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在分子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面有望取得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