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过敏性紫癜】一、
肾炎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免疫介导性疾病。该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属于血管炎的一种类型,常由感染或过敏反应诱发。其主要特征是小血管炎症,导致血液外渗形成皮疹,并可能累及多个系统,尤其是肾脏。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严重时需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早期识别与干预对预防慢性肾功能损害至关重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肾炎过敏性紫癜 |
别名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紫癜(HSP) |
病因 | 免疫异常、感染(如链球菌、病毒)、药物或食物过敏等 |
发病人群 | 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成人也可发生 |
主要症状 | 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便血、血尿、蛋白尿 |
典型体征 | 双下肢对称性紫癜、关节红肿热痛、腹部压痛 |
病理机制 |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引发炎症反应 |
诊断方法 | 病史、体检、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测、必要时肾活检 |
治疗原则 | 对症治疗、控制感染、避免过敏原、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
并发症 | 慢性肾病、肾衰竭、肠套叠、关节畸形等 |
预后情况 |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 |
三、注意事项:
肾炎过敏性紫癜虽常见于儿童,但成年人也需警惕。一旦出现反复皮疹、关节不适或尿液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源,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