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是什么】巧克力囊肿,医学上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是由子宫内膜组织在卵巢上异常生长形成的囊肿,通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由于囊肿内部含有陈旧性血液,颜色呈深褐色,类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囊肿”。
一、巧克力囊肿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巧克力囊肿 |
英文名称 | Ovarian Endometrioma |
病因 |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卵巢病变 |
常见症状 | 痛经、性交痛、不孕、月经不调等 |
发病年龄 | 多见于育龄期女性(25-45岁) |
检查方式 | 超声检查、MRI、腹腔镜 |
治疗方式 |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 |
是否恶性 | 多为良性,但有极少数可能恶变 |
二、巧克力囊肿的形成机制
巧克力囊肿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在卵巢上发生异位种植,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血液无法排出,逐渐积聚形成囊肿。这种囊肿内部的血液因长期氧化而呈现巧克力色,故得此名。
三、常见症状
1. 痛经:多数患者会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
2. 性交疼痛:性生活时可能出现下腹或盆腔不适。
3. 不孕:约30%-50%的患者伴有不孕问题。
4. 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多、周期紊乱等。
5. 其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便或排尿困难。
四、诊断方法
1. 超声检查:最常用的方法,可发现卵巢内的囊性结构。
2. MRI:对复杂病例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3. 腹腔镜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同时可进行治疗。
4. 血液检查:如CA125指标升高,可能提示病情活动。
五、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优点 | 缺点 |
药物治疗 | 症状轻、未生育者 | 非手术、副作用小 | 不能根治,易复发 |
手术治疗 | 疑似恶变、严重症状者 | 可切除病灶、改善生育 | 有创伤、可能影响卵巢功能 |
辅助生殖技术 | 不孕患者 | 提高受孕机会 | 费用高、过程复杂 |
六、注意事项
- 巧克力囊肿虽然多为良性,但仍需定期随访。
- 若计划怀孕,应尽早治疗,提高成功率。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总之,巧克力囊肿是一种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密切相关的疾病,虽非恶性,但可能对女性健康和生育能力造成较大影响。及时诊断和科学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