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造瘘术手术步骤】胃造瘘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段在胃壁上建立通道,以便于长期营养支持或减压的手术。该手术常用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如吞咽困难、颅脑损伤或重症患者等。以下是对胃造瘘术手术步骤的总结。
一、手术步骤总结
步骤 | 操作内容 |
1 |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评估、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或CT)、术前禁食、皮肤消毒及麻醉准备。 |
2 | 体位摆放:患者通常取仰卧位,必要时可调整为侧卧位或半卧位以方便操作。 |
3 | 切口选择:常见切口位于左上腹,靠近胃体部位,避开大血管和神经。 |
4 | 暴露胃部:通过开腹或腹腔镜方式进入腹腔,分离胃壁周围组织,暴露胃前壁。 |
5 | 定位穿刺点:在胃壁上选定合适的穿刺位置,通常选择胃体中上部。 |
6 | 穿刺与置管:使用穿刺针或套管针穿入胃腔,置入导丝后逐步引入胃造瘘管。 |
7 | 固定与缝合:将造瘘管固定于胃壁,并缝合切口边缘,防止滑脱或漏液。 |
8 | 术后处理:放置引流管,观察术后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及并发症。 |
二、注意事项
-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损伤邻近器官,如肝脏、脾脏和胰腺。
- 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有无出血、感染、造瘘管堵塞等情况。
- 营养支持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
三、适用人群
胃造瘘术适用于以下患者:
- 长期无法经口进食者
- 吞咽功能障碍者
- 颅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进食困难者
- 重症监护需要长期营养支持者
四、术后护理要点
- 定期冲洗造瘘管,保持通畅
- 观察造瘘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
- 注意饮食管理,避免刺激性食物
- 定期复查,评估营养状况和造瘘管功能
以上为胃造瘘术手术步骤的简要总结,实际操作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医生经验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