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介绍】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是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属于大疱性皮肤病的一种。该病以大面积皮肤剥脱、黏膜损害为特征,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TEN通常由药物诱发,常见于抗生素、抗癫痫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等。以下是对该疾病的简要总结。
一、疾病概述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
英文名称 |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
疾病类型 | 药物诱导的严重皮肤过敏反应 |
发病机制 | 药物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表皮细胞凋亡 |
常见诱因 | 抗生素、抗癫痫药、非甾体抗炎药等 |
典型症状 | 大面积皮肤红斑、水疱、表皮剥脱、黏膜损伤 |
病情发展 | 进展迅速,可能危及生命 |
死亡率 | 高达20%-30%(若不及时治疗) |
二、临床表现
TEN患者常表现为全身广泛性皮肤损害,初期可能类似多形红斑,但随后迅速恶化。主要临床特征包括:
- 皮肤病变:红斑、水疱、大疱形成,最终出现表皮大片剥脱。
- 黏膜受累:口腔、眼结膜、生殖器等部位发生糜烂或溃疡。
- 全身症状: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等。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肝肾功能异常。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 说明 |
临床评估 | 根据皮肤和黏膜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
病理活检 | 确认表皮全层坏死,无基底细胞增生 |
血液检查 | 排除其他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
药物史回顾 | 明确近期用药情况,有助于病因判断 |
鉴别诊断:需与多形红斑、斯-约综合征(SJS)、天疱疮等疾病相区分。
四、治疗原则
治疗措施 | 说明 |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
支持治疗 | 包括补液、营养支持、预防感染 |
皮肤护理 | 保持创面清洁,使用无菌敷料 |
免疫抑制剂 | 如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等 |
重症监护 | 对危重患者需转入ICU进行综合管理 |
五、预后与预防
- 预后: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 预防:避免已知致敏药物,对高风险人群(如HIV感染者、有药物过敏史者)应谨慎用药。
总结: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一种严重且可能致命的药物不良反应,早期识别、及时停药和综合治疗是关键。对于疑似病例,应尽快转诊至专科医院进行处理,以降低死亡风险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