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要做哪些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由于其症状多样、表现不一,确诊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以下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检查方法的总结。
一、常见检查方式总结
检查项目 | 说明 | 作用 |
1. 妇科超声检查 | 包括经阴道和腹部超声,用于观察子宫及附件情况 | 可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肌腺症等 |
2. 磁共振成像(MRI) |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复杂病例 | 可清晰显示病灶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
3. 腹腔镜检查 | 通过微创手术直接观察盆腔情况,并可取组织活检 | 是诊断的“金标准”,可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 |
4. 血液检查(如CA125) | 测定肿瘤标志物水平 | 辅助判断病情活动性,但非特异性 |
5. 基础体温测定 | 记录月经周期中的基础体温变化 | 帮助判断排卵情况,间接提示内分泌异常 |
6. 子宫输卵管造影(HSG) | 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 | 有助于评估不孕原因 |
7. 其他影像学检查 | 如CT、X线等 | 在特定情况下辅助诊断 |
二、检查选择建议
对于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通常会先进行妇科超声检查,作为初步筛查手段。若结果不明确或怀疑有严重病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做磁共振成像或腹腔镜检查。此外,结合血液检查和基础体温监测,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镜检查虽然准确性高,但属于有创操作,一般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才考虑使用。
三、总结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其中妇科超声是最常用的初筛工具,而腹腔镜检查则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患者应根据自身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旨在帮助患者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检查流程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