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是什么手术】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胆道及胰管疾病的内窥镜技术。它结合了内窥镜检查与X射线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胆管和胰管的结构,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一、ERCP简介
ERCP全称为“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主要用于检查和治疗胆道系统和胰腺相关疾病。该手术通过口腔进入食道、胃和十二指肠,再利用导管将造影剂注入胆管或胰管,以便在X光下观察这些管道的情况。
二、ERCP的主要用途
用途 | 说明 |
诊断 | 检查胆管或胰管是否有狭窄、结石、肿瘤等病变 |
治疗 | 可进行取石、放置支架、扩张狭窄部位等操作 |
预防 | 对于有胆道梗阻风险的患者,可提前干预 |
三、ERCP的适应症
病症类型 | 具体情况 |
胆道结石 | 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后残余结石 |
胆道狭窄 | 胆管癌、胆管炎引起的狭窄 |
胰腺疾病 | 胰管结石、慢性胰腺炎 |
黄疸 | 原因不明的黄疸,怀疑胆道梗阻 |
胆道肿瘤 | 评估胆管或壶腹肿瘤 |
四、ERCP的操作流程
1. 术前准备:患者需空腹,通常禁食6-8小时。
2. 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加镇静,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全身麻醉。
3. 内镜插入:通过口腔将内镜送入十二指肠。
4. 插管:找到胆管或胰管开口,插入导管。
5. 造影:注入造影剂并拍摄X光片。
6. 治疗:根据病情进行取石、扩张或放置支架等操作。
7. 术后观察:患者需留院观察数小时至一天。
五、ERCP的风险与并发症
并发症 | 发生率 | 说明 |
胰腺炎 | 5%-10% | 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轻度 |
出血 | <1% | 多发生在胆管或胰管穿刺后 |
穿孔 | <1% | 极少见,但后果严重 |
感染 | <1% | 如胆管炎、胰腺脓肿等 |
心肺反应 | 少见 | 与麻醉或镇静药物有关 |
六、ERCP与其他检查方式的区别
检查方式 | 是否侵入性 | 优点 | 缺点 |
ERCP | 是 | 可同时诊断与治疗 | 风险较高,需专业医生操作 |
MRCP | 否 | 无创、安全 | 无法进行治疗 |
超声 | 否 | 无创、便捷 | 分辨率较低,对深部结构显示差 |
CT | 否 | 显示解剖结构清晰 | 不能直接观察胆管内部 |
七、总结
ERCP是一项重要的消化系统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胆道和胰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其安全性较高。对于有相应症状或检查结果提示胆胰疾病的人群,ERCP是不可或缺的诊疗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