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手术步骤】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常导致鼻塞、头痛、睡眠障碍等症状。手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方法,称为“鼻中隔成形术”或“鼻中隔矫正术”。以下是该手术的详细步骤总结。
一、手术步骤总结
步骤 | 操作内容 | 目的 |
1 | 术前评估与准备 | 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确定是否适合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2 | 麻醉 | 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加镇静剂,确保患者无痛感 |
3 | 切口设计 | 在鼻中隔前部做切口,通常为“L”形或“Z”形切口,便于暴露鼻中隔软骨和骨部 |
4 | 分离黏膜 | 使用剥离器小心分离鼻中隔两侧的黏膜,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
5 | 切除或重塑偏曲部分 | 根据偏曲程度,切除或重新塑形偏曲的软骨和骨质,使鼻中隔恢复正中位置 |
6 | 修复与固定 | 对于严重偏曲,可能需要使用骨膜瓣或移植物进行修复,必要时使用支撑物固定鼻中隔 |
7 | 止血与缝合 | 彻底止血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
8 | 填塞与包扎 | 术后在鼻腔内填入止血纱条或硅胶管,防止出血并维持鼻中隔位置 |
9 | 术后护理 | 包括定期换药、避免剧烈运动、按时服用抗生素等,促进恢复 |
二、注意事项
- 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操作,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 术后应避免擤鼻、用力咳嗽等动作,以免影响愈合。
- 若出现持续性鼻塞、流血或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通过以上步骤,鼻中隔偏曲手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术后恢复期一般为1~2周,大部分患者能获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