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手术是怎么回事】支架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常见心脏介入手术。它通过在病变的血管内放置一个金属支架,以保持血管通畅,改善心肌供血。该手术通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那些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的人群。
一、什么是支架手术?
支架手术(也称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医生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入到心脏的冠状动脉中,扩张狭窄的部位,恢复血液正常流动。这种手术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梗死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支架手术的原理
1. 导管插入:通常从手腕或大腿的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血管。
2. 定位病变:利用X光和造影技术,确定血管狭窄的位置。
3. 球囊扩张:将带有支架的导管送至狭窄部位,膨胀球囊使支架展开并贴合血管壁。
4. 支架固定:支架留在体内,支撑血管保持通畅。
三、支架手术的适应症
适应症 | 说明 |
稳定型心绞痛 | 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胸痛发作频繁且无规律 |
急性心肌梗死 | 心脏血管突然堵塞,需紧急处理 |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 | 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 |
四、支架手术的类型
类型 | 说明 |
裸金属支架(BMS) | 最早使用的支架,价格较低但易再狭窄 |
药物洗脱支架(DES) | 涂有药物,可减少再狭窄率,目前使用最广泛 |
生物可降解支架 | 可被人体吸收,适合年轻患者或特定情况 |
五、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说明 |
避免剧烈运动 | 手术后几周内避免重体力活动 |
定期复查 | 包括心电图、血脂、血压等检查 |
服药指导 | 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 |
健康生活方式 | 戒烟限酒、控制饮食、保持良好作息 |
六、支架手术的风险与并发症
风险与并发症 | 说明 |
出血或血肿 | 穿刺部位可能出现 |
支架内再狭窄 | 少数患者可能再次出现血管狭窄 |
血栓形成 | 若未按医嘱服药,可能发生 |
过敏反应 | 对造影剂或支架材料过敏 |
七、总结
支架手术是现代心脏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改善心脏供血、缓解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随着技术的进步,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已大幅降低了再狭窄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然而,术后仍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什么是支架手术 | 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手术 |
原理 | 导管送入支架扩张狭窄血管 |
适应症 | 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狭窄等 |
类型 | 裸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 |
术后注意 | 避免运动、定期复查、服药、健康生活 |
风险 | 出血、再狭窄、血栓、过敏等 |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的心内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