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是什么】椎间孔镜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等脊柱疾病。它通过人体自然的椎间孔或小切口进入椎管,利用内窥镜进行观察和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一、椎间孔镜的基本概念
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Spinal Surgery, PESS)是一种结合了内窥镜技术和微创外科的先进治疗方法。医生通过皮肤上的微小切口,将带有摄像头的细长镜头插入到椎间孔区域,从而清晰地看到椎间盘、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并在直视下进行病变组织的切除或减压。
二、椎间孔镜的主要类型
类型 | 简介 | 适用病症 |
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LD) | 通过椎间孔进入椎管,适用于中央型或侧隐窝型椎间盘突出 | 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 |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TELD) | 从椎板间隙进入,适用于椎间孔狭窄或无法经椎间孔操作的情况 | 椎间孔狭窄、椎间盘突出 |
双通道椎间孔镜(TUBE) | 使用两个通道分别用于观察和操作,提高手术精确度 | 复杂性椎间盘病变、多节段病变 |
三、椎间孔镜的优点
1. 创伤小:仅需2-3厘米的小切口,术后恢复快。
2. 视野清晰:内窥镜提供高清晰度图像,有助于精准操作。
3. 保留脊柱稳定性:不破坏椎体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
4. 住院时间短:多数患者可在术后1-2天出院。
5. 适合高龄或基础病患者:相比传统开放手术,风险更低。
四、椎间孔镜的适应症
适应症 | 说明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特别是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 |
椎间孔狭窄症 | 神经根受压引起的放射性疼痛 |
神经根粘连 | 长期压迫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
术后复发 | 原有手术后再次出现症状的患者 |
五、椎间孔镜的禁忌症
禁忌症 | 说明 |
严重骨质疏松 | 增加椎体塌陷风险 |
椎管内肿瘤 | 需要更广泛的手术处理 |
凝血功能障碍 | 增加出血风险 |
感染性疾病 | 如脊柱感染、结核等 |
严重脊柱畸形 | 影响操作路径和安全性 |
六、术后注意事项
1. 休息与活动:术后初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2. 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促进伤口愈合。
3.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恢复情况。
4. 避免久坐久站:注意姿势,减轻腰部压力。
七、总结
椎间孔镜是一项先进的微创脊柱手术技术,适用于多种腰椎疾病的治疗。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尤其适合不适合传统手术的患者。然而,是否适合该手术仍需根据个体病情和医生评估来决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椎间孔镜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