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手术步骤】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并稳定脊柱。该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遵循规范流程以确保安全和疗效。以下是对椎体成形术手术步骤的总结与归纳。
一、手术步骤总结
1.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评估、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以及麻醉方式的选择。
2. 体位摆放:通常采用俯卧位或侧卧位,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习惯决定。
3. 局部麻醉与穿刺:在X光引导下,对椎体进行穿刺,进入椎体后腔。
4. 球囊扩张(部分手术):使用球囊扩张椎体空间,恢复椎体高度。
5. 骨水泥注入:将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注入椎体内,以增强稳定性。
6. 术后观察与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发生,并指导患者康复。
二、椎体成形术手术步骤表格
步骤编号 | 步骤名称 | 操作内容 | 注意事项 |
1 | 术前准备 | 患者评估、影像学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麻醉方式 | 确保患者无禁忌症 |
2 | 体位摆放 | 根据手术需求选择俯卧位或侧卧位 | 避免压迫神经或血管 |
3 | 局部麻醉与穿刺 | 在X光引导下,于椎体后缘穿刺进入椎体后部 | 精准定位,避免损伤脊髓 |
4 | 球囊扩张 | 若需恢复椎体高度,可置入球囊并缓慢扩张 | 控制压力,防止椎体进一步破裂 |
5 | 骨水泥注入 | 将调配好的骨水泥通过穿刺针注入椎体腔 | 控制注入速度,防止渗漏 |
6 | 术后观察与护理 | 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术后疼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 | 鼓励早期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
三、总结
椎体成形术是一项成熟且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适用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核心在于精准穿刺、合理骨水泥注入及术后管理。尽管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但仍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操作规范,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