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扑动名词解释释】2.
“纵隔扑动”是一个医学术语,常见于胸部创伤或严重肺部疾病中。它指的是在呼吸过程中,由于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导致纵隔(位于两肺之间的结构)出现异常的左右摆动现象。这种现象通常提示存在严重的病理状态,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以下是对“纵隔扑动”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纵隔扑动名词解释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纵隔在呼吸过程中因胸腔压力失衡而出现的异常左右移动现象。 |
发生机制 | 一侧胸腔通气受阻或肺部塌陷,导致该侧胸腔内压力降低,而对侧胸腔压力相对升高,使纵隔向低压侧移动。 |
常见病因 | 肺不张、气胸、大量胸腔积液、肺叶切除术后、胸外伤等。 |
临床表现 | 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可引发循环衰竭。 |
诊断方法 | 胸部X线、CT扫描、血气分析等。 |
治疗原则 |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引流气胸、解除肺不张、维持呼吸功能等。 |
二、总结
纵隔扑动是一种由胸腔压力失衡引起的病理现象,多见于严重胸部疾病或创伤后。其本质是纵隔在呼吸过程中因两侧压力差异而发生异常移动,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和循环障碍。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及时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注: 本文内容基于医学知识整理,旨在提供通俗易懂的解释,具体诊断与治疗请以专业医生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