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什么炎症】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AGN)是一种以肾小球为主要病变部位的肾脏疾病。它通常是由感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所导致,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本文将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信息。
一、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的肾小球炎症,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其发病机制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尤其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该病通常具有自限性,但严重时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核心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AGN) |
定义 | 一种以肾小球为主的炎症性疾病,常由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 |
常见病因 |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 |
好发人群 | 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见 |
典型症状 | 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少尿、乏力等 |
发病机制 | 感染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发炎症反应 |
诊断方法 | 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血清补体水平、肾活检等 |
治疗方法 |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严重时需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
预后情况 | 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少数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 |
三、详细说明
1. 病因与诱因
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尤其是在上呼吸道感染后1-3周内出现。此外,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麻疹)也可能诱发此病。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与细菌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引发炎症反应。
2. 临床表现
- 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镜下可见红细胞。
- 蛋白尿: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
- 水肿:常见于眼睑、面部及下肢。
- 高血压:由于水钠潴留和肾素分泌增多所致。
- 少尿或无尿:提示肾功能受损。
- 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
3. 诊断要点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检查包括:
- 尿常规:检查是否有红细胞、蛋白质等。
- 血液检查:评估肾功能(如肌酐、尿素氮)及补体水平。
- 影像学检查:如肾脏B超,观察肾脏大小及结构。
- 肾活检:在复杂或不典型病例中进行,以明确病理类型。
4. 治疗原则
- 对症治疗:控制血压、利尿消肿、限制盐分摄入。
- 休息与营养: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蛋白质。
- 抗感染:如有持续感染,需使用抗生素。
- 免疫调节: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5. 预后与预防
大多数患者经过合理治疗后可在几周至几个月内恢复,但部分人可能遗留慢性肾脏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及时治疗感染、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
四、总结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感染后免疫反应引发的肾小球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虽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早期识别和正确治疗至关重要。了解其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