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是什么意思】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突发的、严重的心脏功能障碍,表现为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身体组织供氧不足。这种情况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需要及时处理。
一、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是指心脏突然失去正常泵血能力,导致肺部和全身出现液体积聚,进而引发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它可能是原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加重,也可能是首次发作。常见原因包括心肌梗死、严重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治疗通常包括药物干预、氧气支持以及针对病因的处理。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心脏突然无法有效泵血,导致体液积聚和器官供氧不足。 |
类型 | 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 |
常见症状 | 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乏力、水肿等。 |
常见诱因 | 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感染、液体过负荷等。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胸部X光、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如BNP/NT-proBNP)。 |
治疗方法 | 氧气吸入、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药物、纠正诱因。 |
预后 | 早期识别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
与慢性心力衰竭区别 | 急性心力衰竭是突然发作,病情进展快;慢性心力衰竭是长期逐渐发展的疾病。 |
三、注意事项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紧急情况,患者应尽快就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饮水和盐分摄入,以减少发病风险。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对“急性心力衰竭是什么意思”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