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顿性疝名词解释】嵌顿性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属于腹外疝的一种特殊类型。当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的薄弱点或裂隙突出后,因某种原因无法自行回纳到腹腔内,导致局部肿块固定、疼痛加剧,并可能引发肠梗阻、缺血甚至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该病多见于老年人和长期腹压增高的患者,需及时诊断与治疗。
一、嵌顿性疝概述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腹腔内容物(如肠管)经腹壁薄弱处突出后,不能回纳入腹腔,且伴有明显症状的疝 |
常见部位 | 腹股沟区、脐部、手术切口等 |
发病机制 | 腹压突然升高、疝环狭窄、局部肌肉痉挛等 |
临床表现 | 疝块突然增大、疼痛剧烈、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 |
并发症 | 肠梗阻、肠坏死、感染、休克等 |
治疗方法 | 手术复位或切除坏死肠段,修复疝环 |
二、嵌顿性疝的分类
类型 | 特点 |
可复性嵌顿性疝 | 疝块在一定时间内仍可手法复位,但易复发 |
难复性嵌顿性疝 | 疝块无法复位,常伴随肠管粘连或水肿 |
绞窄性嵌顿性疝 | 疝内容物被卡住,血液供应受阻,易发生坏死 |
三、诊断要点
诊断方法 | 说明 |
体格检查 | 触诊肿块是否坚硬、有无压痛、能否回纳 |
影像学检查 | B超、CT有助于判断内容物及血供情况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电解质等评估全身状况 |
鉴别诊断 | 需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睾丸扭转等疾病区分 |
四、治疗原则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注意事项 |
手法复位 | 疝块尚可回纳,无明显肠梗阻 | 避免暴力操作,防止损伤 |
急诊手术 | 疝块无法复位,怀疑绞窄 | 可行疝修补术或肠切除术 |
保守治疗 | 仅限于病情稳定、无绞窄迹象者 | 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五、预防措施
措施 | 说明 |
避免腹压增高 | 如便秘、咳嗽、负重等 |
加强锻炼 | 增强腹肌力量,减少疝的发生风险 |
及时治疗慢性疾病 | 如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 |
定期体检 | 对于高危人群应早期发现并干预 |
六、总结
嵌顿性疝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急症,其特点是疝块无法回纳、疼痛剧烈,且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早期识别、及时处理是关键。对于疑似病例,应尽快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愈率。同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减少诱发因素,保护腹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