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镜下特点】肉芽肿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对慢性炎症、感染或异物反应所形成的局部病变,常见于结核、麻风、真菌感染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肉芽肿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病理诊断和病因分析。
一、
肉芽肿的镜下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上皮样细胞:这是肉芽肿的核心成分,由巨噬细胞演变而来,形态规则,胞浆丰富,呈圆形或卵圆形。
2. 多核巨细胞:由多个上皮样细胞融合而成,常见于结核性肉芽肿,如朗汉斯巨细胞(Langhans giant cell)。
3. 淋巴细胞浸润:围绕肉芽肿边缘,是免疫反应的一部分,常见于慢性炎症区域。
4. 纤维化:随着病变发展,周围可能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包膜。
5. 坏死:部分肉芽肿中心可出现干酪样坏死,尤其见于结核病。
6. 异物巨细胞:在异物性肉芽肿中可见,如石棉、硅尘等引起的病变。
不同类型的肉芽肿在镜下表现略有差异,但上述特征是其共同点。
二、表格展示
特征名称 | 描述 |
上皮样细胞 | 胞体大,胞浆丰富,核小而深染,排列紧密,是肉芽肿的主要组成细胞。 |
多核巨细胞 | 由多个上皮样细胞融合而成,常见于结核性肉芽肿,如朗汉斯巨细胞。 |
淋巴细胞浸润 | 围绕肉芽肿边缘,为免疫反应的表现,提示慢性炎症过程。 |
纤维化 | 随着病变发展,周围组织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包膜。 |
坏死 | 部分肉芽肿中心出现干酪样坏死,常见于结核病。 |
异物巨细胞 | 在异物性肉芽肿中出现,如石棉、硅尘等引起的病变。 |
核心结构 | 通常由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周围有淋巴细胞和纤维组织包围。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肉芽肿在显微镜下的典型特征,有助于临床病理诊断和疾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