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是什么病】褥疮,又称为压疮或压力性溃疡,是一种由于长时间压迫皮肤和皮下组织,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缺氧坏死的疾病。常见于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术后病人及瘫痪患者。
褥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环境以及营养不良等。如果不及时处理,褥疮可能发展为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褥疮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褥疮 |
英文名称 | Pressure Ulcer / Decubitus Ulcer |
定义 | 由于持续压迫皮肤和皮下组织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 |
常见人群 | 长期卧床者、术后患者、瘫痪患者、老年人 |
发生原因 | 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营养不良 |
部位 | 常见于骨突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足跟、肘部等 |
分级 | 通常分为四期:I期(红肿)、II期(浅表溃疡)、III期(深部溃疡)、IV期(广泛坏死) |
症状 | 红肿、疼痛、破溃、渗液、异味、发热等 |
预防措施 |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垫、加强营养支持 |
治疗方法 | 清创、抗感染、换药、手术治疗等 |
并发症 | 感染、败血症、骨髓炎、截肢等 |
总结
褥疮是一种常见的医疗问题,尤其在护理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预防是关键,通过科学的护理手段可以有效减少褥疮的发生。一旦发现褥疮迹象,应及时就医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恶化。对于高风险人群,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照顾,确保其生活质量与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