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脐疝】脐疝是指由于腹壁肌肉在脐部薄弱或撕裂,导致腹腔内的组织(如肠管、脂肪等)通过这个薄弱点突出到皮下形成的肿块。脐疝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但也可能发生在成年人中,尤其是肥胖、怀孕或有慢性咳嗽的人群。
一、脐疝的概述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脐部腹壁薄弱或破裂,导致腹腔内容物突出 |
常见人群 | 新生儿、婴儿、孕妇、肥胖者、慢性咳嗽患者 |
成因 | 腹压增高、脐部发育不全、创伤、手术后等 |
症状 | 脐部肿块、可复性、疼痛(严重时) |
治疗 | 观察、手术修复(如症状明显或嵌顿) |
二、脐疝的分类
脐疝根据发生的时间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类型 | 特点 |
先天性脐疝 | 出生时即存在,多为新生儿 |
获得性脐疝 | 后天因素引起,如肥胖、妊娠、腹压增加等 |
嵌顿性脐疝 | 疝内容物卡住无法回纳,可能引发肠梗阻或坏死 |
三、脐疝的症状表现
脐疝在不同年龄段表现略有差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
症状 | 描述 |
脐部隆起 | 脐部出现柔软的肿块,平躺时可能缩小 |
可复性 | 肿块可在按压后回纳腹腔 |
疼痛 | 部分患者会感到局部不适或疼痛 |
嵌顿 | 若肿块无法回纳,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呕吐、便秘等 |
四、脐疝的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通过以下方式确诊脐疝:
方法 | 说明 |
体格检查 | 医生通过触诊判断脐部是否有肿块及是否可复 |
影像学检查 | 如超声波、CT等,用于确认疝囊大小和内容物 |
病史询问 | 了解患者是否有腹部手术、妊娠、慢性咳嗽等病史 |
五、脐疝的治疗方式
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观察随访 | 新生儿或轻度无症状者,多数可自行恢复 |
手术修复 | 疝块较大、反复发作、嵌顿或影响生活质量者 |
保守治疗 | 仅适用于症状轻微且无嵌顿风险的患者 |
六、脐疝的预防措施
虽然部分脐疝是先天性的,但以下措施有助于减少发病风险:
-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 避免长期咳嗽或便秘
- 孕妇注意腹部保护
- 婴儿避免频繁哭闹或过度用力
总结
脐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腹壁疾病,尤其在婴幼儿中更为普遍。多数情况下,脐疝可以通过观察或手术得到有效治疗。对于成年人而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腹压是预防的重要手段。如有疑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