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PIH),又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在怀孕期间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并可能伴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该病症通常发生在孕20周以后,是孕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严重时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一、什么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蛋白尿或其他器官功能异常。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免疫、营养、内分泌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分类
分类 | 血压(mmHg) | 尿蛋白(g/24h) | 其他症状 |
轻度 | ≥140/90 | <0.3 | 可无明显症状 |
中度 | 140–160/90–100 | 0.3–3.0 | 水肿、头痛、视力模糊 |
重度 | ≥160/110 | >3.0 | 肝肾功能异常、抽搐、胎儿发育迟缓 |
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因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或妊娠高血压病史者风险较高。
2. 免疫因素:母体对胎盘的免疫反应异常可能导致血管病变。
3. 营养不良:低蛋白、低钙、低镁饮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4. 内分泌失调:如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
5. 多胎妊娠:双胎或多胎妊娠更易发生高血压。
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症状
- 高血压
- 尿蛋白
- 水肿(尤其是下肢)
- 头痛、视力模糊
- 恶心、呕吐
- 上腹部疼痛
- 抽搐(严重时)
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害
对孕妇的影响 | 对胎儿的影响 |
子痫前期、子痫 | 胎儿生长受限 |
肝肾功能损害 | 早产 |
妊娠期肝病 | 胎盘早剥 |
凝血功能障碍 | 新生儿窒息 |
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
1. 血压监测:连续两次非同日测量血压≥140/90 mmHg。
2. 尿蛋白检测:24小时尿蛋白≥0.3 g。
3. 血液检查:评估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等。
4. 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发育及胎盘情况。
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休息与饮食管理 | 轻度患者 |
降压药物 | 血压持续升高者 |
硫酸镁 | 预防子痫 |
终止妊娠 | 重度患者或胎儿已成熟 |
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
- 定期产检,早期发现高血压迹象。
- 保持健康饮食,控制盐分摄入。
- 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 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肥胖。
-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凝或降压药物。
总结: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孕期常见的并发症,虽可引起多种不良后果,但通过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合理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顺利度过孕期并分娩健康宝宝。孕妇应重视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