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鼠曲草】细叶鼠曲草(学名:Gnaphalium affine),又称细叶鼠曲、小叶鼠曲,是菊科鼠曲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常生长在山坡、林缘、草地或路旁等环境中。细叶鼠曲草不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还在民间被用作野菜食用,是一种兼具生态与实用价值的植物。
一、细叶鼠曲草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细叶鼠曲草 |
学名 | Gnaphalium affine |
英文名 | Fine-leaf Gnarled Cudweed |
科属 | 菊科(Asteraceae)鼠曲草属(Gnaphalium) |
分布区域 | 中国南方,如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 |
生长环境 | 山坡、林缘、草地、路旁等湿润处 |
植株高度 | 20-50厘米 |
叶片特征 | 线形或狭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表面有白色绒毛 |
花朵 | 头状花序,黄色或淡黄色 |
花期 | 夏秋季 |
药用价值 | 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止血等 |
食用价值 | 幼嫩茎叶可作野菜食用 |
二、细叶鼠曲草的特点与用途
细叶鼠曲草植株矮小,叶片细长,整体呈灰绿色,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叶片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绒毛,这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环境。
在传统中医中,细叶鼠曲草被认为性味苦、辛、凉,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皮肤瘙痒、外伤出血等症状。
此外,细叶鼠曲草在部分地区也被当作野菜食用,尤其在春季采摘其幼嫩茎叶,经过焯水后可凉拌、炒食或煮汤,口感清香,略带苦味,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三、注意事项
尽管细叶鼠曲草具有多种用途,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药用需谨慎:虽为民间常用草药,但具体用量和配伍应遵医嘱,避免误用。
2. 识别准确:与相似物种如“大叶鼠曲草”容易混淆,应仔细辨识。
3. 采集安全:野外采集时应注意环境是否污染,避免误食有毒植物。
综上所述,细叶鼠曲草是一种兼具观赏、药用与食用价值的野生植物,合理利用能够发挥其生态与经济价值。在现代城市绿化与自然生态保护中,也逐渐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