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cience杂志 > 你问我答 >

胸腔穿刺术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江南视觉

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膜腔内的积液。该操作通过穿刺胸壁进入胸膜腔,抽取液体或进行药物注射,以缓解症状、明确病因或辅助治疗。以下是关于胸腔穿刺术的总结内容。

一、概述

项目 内容
名称 胸腔穿刺术
定义 在局部麻醉下,经胸壁穿刺进入胸膜腔,抽取液体或注入药物的操作
目的 诊断性:明确积液性质;治疗性:减轻呼吸困难、控制感染等
适应症 胸腔积液原因不明、大量积液影响呼吸、疑似感染或肿瘤
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低血压、肺部严重病变(如肺大泡)

二、操作步骤(简要)

步骤 内容
1. 患者准备 体位为坐位或半卧位,选择穿刺点(通常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
2. 局部麻醉 常用利多卡因进行皮肤及皮下麻醉
3. 穿刺 使用穿刺针沿肋骨上缘进针,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
4. 抽液 连接注射器或引流袋,缓慢抽吸胸腔积液
5. 结束 拔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5-10分钟,覆盖无菌敷料
6. 标本处理 将抽出的液体送检,包括生化、细胞学、细菌培养等

三、常见并发症

并发症 描述
气胸 穿刺过程中误伤肺组织,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
出血 穿刺损伤血管,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胸
感染 操作不当或器械污染引发胸膜炎或脓胸
疼痛 穿刺过程中的不适感或术后持续疼痛
肺水肿 大量快速抽液可能诱发急性肺水肿

四、注意事项

- 操作前应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及生命体征;

-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肋间隙过小或骨骼结构异常;

- 操作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抽液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引起肺水肿;

- 术后注意观察是否有气胸、出血等并发症表现。

五、总结

胸腔穿刺术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广泛应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选择合适部位,控制穿刺深度与速度,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安全有效。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