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每搏输出量正常值】心脏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简称SV)是指左心室在一次心跳中泵出的血液量。它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判断心脏是否能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SV 的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心率、心肌收缩力、前负荷和后负荷等。
了解心脏每搏输出量的正常范围,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初步判断,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以下是对心脏每搏输出量正常值的总结与表格展示。
一、心脏每搏输出量概述
每搏输出量的计算公式为:
$$
\text{SV} = \text{每分钟心输出量(CO)} \div \text{心率(HR)}
$$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每搏输出量在 60~100 毫升/次 之间,但具体数值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可能具有较高的 SV 值,而老年人或患有心脏疾病的人则可能低于此范围。
二、心脏每搏输出量的正常值范围
年龄段 | 每搏输出量(ml/次) | 备注 |
成年人(18-60岁) | 60 - 100 ml | 正常范围,男性略高于女性 |
老年人(60岁以上) | 40 - 70 ml | 可能因心肌收缩力下降而降低 |
运动员 | 90 - 150 ml | 心脏适应性增强,SV 显著提高 |
儿童(1-12岁) | 20 - 40 ml | 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 |
新生儿 | 10 - 20 ml | 心脏体积小,SV 较低 |
三、影响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因素
1. 心肌收缩力:收缩力强,SV 增高。
2. 前负荷(心室充盈量):充盈量大,SV 增加。
3. 后负荷(动脉阻力):阻力过高,SV 减少。
4. 心率:心率过快时,SV 可能下降。
5. 体位变化:如从卧位到站立,SV 可能短暂减少。
四、临床意义
- SV 偏低:可能提示心力衰竭、心肌病、低血压等情况。
- SV 偏高:可能见于运动状态、高血压或某些心脏病。
- 结合心率分析:更能准确反映心输出量是否正常。
五、总结
心脏每搏输出量是衡量心脏泵血能力的重要参数,其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而异。保持健康的作息、适度锻炼以及定期体检,有助于维持正常的 SV 水平。在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心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