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症状是什么】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志贺菌属(Shigella)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该病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尤其在儿童中较为普遍。了解其典型症状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
一、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通常较快,症状以胃肠道为主,包括腹痛、腹泻、发热等。病情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能仅有轻微不适,而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高热甚至休克。常见的症状如下:
- 急性发作:多数患者突然发病,伴有发热、腹痛和腹泻。
- 腹泻特点:多为黏液脓血便,排便次数频繁,但每次量少。
- 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 并发症: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中毒性脑病、肠穿孔或败血症等严重情况。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二、症状表格
症状名称 | 具体表现 |
发热 | 体温升高,常为低至中度,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 |
腹痛 | 多为持续性或阵发性下腹部疼痛,常伴随里急后重感 |
腹泻 | 频繁排便,粪便呈黏液脓血样,无明显臭味 |
恶心呕吐 | 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尤其是儿童 |
乏力 | 体力下降,精神不振 |
食欲减退 | 食欲明显下降,进食困难 |
脱水症状 | 如口干、尿少、皮肤弹性差等,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
全身不适 | 头痛、肌肉酸痛、寒战等非特异性症状 |
三、注意事项
- 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未缓解,应尽快就医。
- 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关键。
通过了解细菌性痢疾的症状,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疾病传播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