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linger】在医学领域,“Zollinger”通常与“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ZES)相关,这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疾病,由胃泌素瘤引起。该病症以胃酸分泌过多、消化性溃疡和腹泻为特征。以下是对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的简要总结。
一、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概述
定义: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ZES)是一种由胃泌素瘤引起的罕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酸过度分泌、反复发作的消化性溃疡以及腹泻等症状。
病因:
- 胃泌素瘤是一种来源于胰岛细胞或十二指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 肿瘤分泌大量胃泌素,刺激胃壁细胞产生过量胃酸。
发病机制:
- 胃泌素促进胃酸分泌,导致胃内pH值降低,引发溃疡。
- 高浓度胃酸也可能影响小肠功能,导致腹泻。
流行病学:
- 每年发病率约为1/100,000人。
- 多见于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
二、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胃痛 | 常为上腹部疼痛,常被误诊为普通胃溃疡 |
消化性溃疡 | 反复发作,常规治疗效果差 |
腹泻 | 由于胃酸过多影响小肠吸收功能 |
恶心、呕吐 | 胃酸刺激所致 |
体重减轻 | 与慢性腹泻和营养吸收不良有关 |
三、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血清胃泌素测定 | 是诊断的关键指标,通常显著升高 |
胃酸分泌试验 | 测定基础胃酸分泌量,高于正常 |
影像学检查 | 如CT、MRI、内镜超声等用于定位肿瘤 |
生物标志物检测 | 如CgA(嗜铬粒蛋白A)有助于判断肿瘤性质 |
四、治疗方法
类型 | 方法 | 说明 |
药物治疗 |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 | 控制胃酸分泌,缓解症状 |
手术治疗 | 肿瘤切除 | 若肿瘤可切除且无转移,可考虑手术 |
放疗/化疗 | 适用于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 | 用于控制肿瘤生长 |
监测随访 | 定期复查血清胃泌素水平 | 评估病情变化及复发风险 |
五、预后与管理
- 预后:早期发现并治疗者预后较好,但若肿瘤已转移,预后较差。
- 长期管理:需定期监测胃泌素水平、影像学检查及胃镜检查,防止并发症发生。
总结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病,其核心在于胃泌素瘤导致的胃酸分泌异常。通过综合诊断手段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并延长生存期。对于疑似病例,应尽早进行专业评估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