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用法用量】丙泊酚是一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镇静以及重症监护中的持续输注。其使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手术类型、合并症等)进行个体化调整,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概述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因其具有潜在的呼吸抑制和循环系统影响,使用时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二、常规用法与用量
用途 | 给药方式 | 剂量范围 | 注意事项 |
全身麻醉诱导 | 静脉注射 | 1.5–2.5 mg/kg | 需缓慢注射,避免快速给药引起低血压或呼吸抑制 |
全身麻醉维持 | 持续静脉输注 | 0.1–0.3 mg/kg/min | 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剂量,避免过量 |
镇静(ICU或手术室) | 静脉输注 | 0.1–0.3 mg/kg/min | 适用于需要轻度至中度镇静的患者 |
脑外科麻醉 | 静脉输注 | 0.1–0.2 mg/kg/min | 需注意颅内压变化 |
小儿麻醉 | 静脉注射 | 1–2 mg/kg | 剂量应根据体重调整,避免过量 |
三、特殊人群用药建议
- 儿童:剂量需按体重计算,通常为1–2 mg/kg,且需密切监测呼吸和循环功能。
- 老年人:代谢减慢,对药物敏感性增加,应减少初始剂量并缓慢调整。
- 肝肾功能不全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以避免药物蓄积。
- 肥胖患者:建议根据理想体重或实际体重调整剂量,避免过量。
四、注意事项
- 丙泊酚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
- 使用过程中需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以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不可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联用,以免加重抑制作用。
- 注射液应避光保存,避免光照导致变质。
五、总结
丙泊酚作为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其用法用量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灵活调整。合理使用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风险。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指南和规范,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