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是怎么回事】紫癜肾,又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一种由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HSP)引发的肾脏并发症。该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但成年人也可能患病。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紫红色斑丘疹、关节疼痛、腹痛以及肾脏病变。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紫癜肾的基本概念
紫癜肾是过敏性紫癜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属于免疫介导性疾病。当机体对某些抗原(如病毒、细菌或食物)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时,会导致小血管炎症,进而影响肾脏功能。这种炎症主要累及肾小球,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二、病因与诱因
因素 | 说明 |
免疫异常 | 体内IgA抗体沉积在肾小球,引发炎症 |
感染因素 | 常见于病毒感染后,如流感、腺病毒等 |
食物或药物过敏 | 特定食物或药物可能诱发免疫反应 |
遗传因素 | 家族中有类似病史者更易患病 |
三、典型症状
症状 | 说明 |
皮肤紫癜 | 多见于下肢、臀部,呈对称分布的红紫色斑丘疹 |
关节肿痛 | 常见于膝、踝关节,多为游走性 |
腹痛 | 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甚至肠出血 |
肾脏损害 | 出现蛋白尿、血尿,严重时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
四、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尿常规 | 检测是否有蛋白尿、血尿 |
血液检查 | 查看是否有IgA升高、补体水平变化 |
肾功能检查 | 包括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
肾活检 | 确诊的金标准,可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 |
五、治疗方法
类型 | 方法 | 说明 |
对症治疗 | 抗组胺药、止痛药 | 缓解皮肤、关节症状 |
免疫抑制治疗 | 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 用于重症患者,控制免疫反应 |
支持治疗 | 低盐饮食、控制血压 | 保护肾脏功能 |
中医治疗 | 有时辅助使用中药 | 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
六、预后与注意事项
- 预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尤其是儿童;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
- 注意事项:
- 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 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总结
紫癜肾是一种由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及肾脏损害。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治疗需结合病情采取综合措施。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