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一、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是一种心律失常类型,主要表现为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频率低于正常范围(通常小于60次/分钟),同时伴有心率不规则。这种心律失常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生理性原因(如运动员、睡眠状态)或病理性因素(如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无症状,而另一些则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赖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处理,包括观察随访、调整药物、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 |
定义 | 窦房结发放的电信号频率低于正常范围(<60次/分钟),且心律不规则 |
常见病因 | 生理性(运动、睡眠)、病理性(心脏病、电解质异常、药物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
典型症状 | 头晕、乏力、胸闷、气短、黑朦、晕厥等 |
无症状情况 | 部分人无明显不适,尤其在运动员或老年人中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 |
治疗原则 | 根据病因和症状决定是否需要干预,轻症可观察,重症需药物或器械治疗 |
治疗方法 | 药物调整、避免诱因、必要时植入心脏起搏器 |
预后情况 | 多数良好,但严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险,需及时评估和处理 |
三、注意事项: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虽不一定是严重疾病,但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若出现明显症状或伴随其他心脏问题,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并定期进行心脏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