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cience杂志 > 你问我答 >

滞留针的作用

2025-09-13 14:59:49

问题描述:

滞留针的作用,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3 14:59:49

滞留针的作用】滞留针,又称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它主要用于静脉输液、药物注射以及血液采样等操作,具有使用方便、减少穿刺次数、降低患者痛苦等优点。以下是关于滞留针作用的详细总结。

一、滞留针的基本概念

滞留针是一种柔软的塑料导管,通过一次穿刺进入静脉后固定在皮肤下,可长期保留,便于多次给药或采血。相比传统的钢针,滞留针更安全、更舒适,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或频繁抽血的患者。

二、滞留针的主要作用

作用类别 具体内容
静脉输液 可用于持续或间断输注药物、营养液或生理盐水,提高治疗效率。
药物注射 方便多次给药,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不适和风险。
血液采样 减少因多次穿刺造成的疼痛和血管损伤,提高采血成功率。
维持静脉通路 在危重患者或手术前后,保持静脉通道畅通,确保紧急用药需求。
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穿刺次数,降低患者的焦虑感和不适感。

三、适用人群与场景

- 住院患者:尤其是需要长期输液或多次采血的病人。

- 儿童及老年人:由于血管较细或脆弱,滞留针能有效减少穿刺难度。

- 急诊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至关重要。

- 化疗或长期治疗患者:减少对静脉的刺激和损伤。

四、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发生。

2. 定期检查: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

3. 及时更换:根据医嘱和实际情况,一般保留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 避免过度活动:防止导管移位或脱落。

五、总结

滞留针作为一种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的医疗工具,在现代临床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提高了护理效率,也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正确使用和管理滞留针,是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如需进一步了解滞留针的护理流程或并发症处理,可参考相关护理规范或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