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结核是什么病】子宫内膜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女性的子宫内膜层。该病属于生殖系统结核的一种,常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有关。由于其症状隐匿、诊断困难,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对女性生育功能和健康有较大影响。
一、子宫内膜结核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子宫内膜结核 |
病因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多为血行播散或直接蔓延 |
发病部位 | 子宫内膜层 |
传播途径 | 血行传播、直接蔓延、淋巴传播等 |
常见症状 | 月经不调、不孕、下腹痛、白带异常、体重下降等 |
诊断方法 | 宫腔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如B超)、结核菌素试验等 |
治疗方式 | 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干预 |
预后情况 | 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预后较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孕或并发症 |
二、子宫内膜结核的特点
1. 病因明确
子宫内膜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常见于有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史的患者。细菌可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进入子宫内膜,引发慢性炎症。
2. 症状多样且隐蔽
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不孕、下腹疼痛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妇科疾病。
3. 易导致不孕
子宫内膜受累后,会影响胚胎着床,导致不孕症的发生。此外,病变可能破坏子宫结构,进一步影响生育能力。
4. 诊断难度大
因症状不典型,常规检查难以确诊,常需通过宫腔镜或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
5. 治疗周期长
需要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一般疗程不少于6个月,甚至更久。
三、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结核?
- 积极治疗全身结核病:尤其是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防止细菌扩散至生殖系统。
- 加强个人卫生和免疫力: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
- 定期妇科检查:特别是有结核病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四、结语
子宫内膜结核虽属少见病,但其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是关键。对于有相关症状或高风险人群,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该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