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炎是怎么回事】紫癜肾炎,又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一种由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HSP)引发的肾脏损害。它属于免疫介导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但成人也可能患病。该病的特点是皮肤出现紫红色斑丘疹、关节肿痛、腹痛以及肾脏受累。
一、什么是紫癜肾炎?
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一种并发症,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肾小球受损时,就会发生肾脏病变。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甚至肾功能不全。
二、病因与诱因
因素 | 说明 |
感染 | 常见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如链球菌、流感病毒等 |
免疫异常 | 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抗原产生异常反应 |
遗传因素 | 家族中有类似病史者风险较高 |
环境因素 | 如寒冷、食物过敏、药物等可能诱发 |
三、临床表现
症状 | 说明 |
皮肤紫癜 | 多见于下肢,呈对称性分布,压之不褪色 |
关节症状 | 膝、踝关节肿胀、疼痛,多为游走性 |
腹部症状 | 腹痛、恶心、呕吐,有时伴有便血 |
肾脏症状 | 尿液中出现蛋白、红细胞,严重时可出现水肿、高血压 |
四、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尿常规 | 检查是否有蛋白尿、血尿 |
血常规 | 观察是否有炎症指标升高 |
肾功能检查 | 包括肌酐、尿素氮等 |
肾活检 | 确诊的重要手段,可明确肾小球病变类型 |
五、治疗方式
类型 | 说明 |
对症治疗 | 如控制血压、缓解关节疼痛等 |
免疫抑制剂 | 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 |
抗凝治疗 | 在部分病例中使用以预防血栓 |
中医调理 | 可辅助改善体质,减轻症状 |
六、预后情况
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尤其是儿童患者恢复较好。但若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异常,则需长期随访,避免发展为慢性肾病。
七、预防建议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 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肾脏问题
-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总结:
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常见于儿童,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及肾脏异常。通过综合治疗和定期监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