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啥】自闭症,又称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简称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个体的社交沟通能力、行为模式以及兴趣范围。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持续性的神经状态,每个人的表现和严重程度都不同。
自闭症的成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共同作用。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自闭症的核心特征总结:
特征类别 | 说明 |
社交互动困难 | 难以理解他人情绪、眼神交流少、难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 |
沟通障碍 | 语言发展迟缓或异常,可能使用重复性语言或缺乏非语言交流 |
刻板行为 | 喜欢固定模式,对变化敏感,可能有重复动作或强烈兴趣 |
感官敏感 | 对声音、光线、触觉等感官刺激反应异常 |
自闭症的常见表现(根据年龄阶段)
年龄阶段 | 常见表现 |
婴儿期(0-1岁) | 不回应名字、缺乏眼神交流、对玩具不感兴趣 |
幼儿期(1-3岁) | 语言发育迟缓、不会模仿他人、拒绝与人互动 |
学龄前(3-5岁) | 社交困难、行为刻板、注意力不集中 |
学龄期(6岁以上) | 学习困难、情绪波动大、社交焦虑 |
自闭症的诊断标准(DSM-5)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依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持续的社交沟通和社交互动缺陷
- 在多种情境下表现出显著的社交和沟通障碍
- 缺乏共同注意、情感共享或友谊
2.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 重复性动作、固定仪式、对特定物品的强烈依恋
- 对感官刺激有异常反应
自闭症的干预方式
干预方式 | 说明 |
行为疗法 | 如应用行为分析(ABA),帮助改善行为和学习能力 |
语言治疗 | 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
职业治疗 | 增强日常生活技能和感官调节能力 |
家庭支持 | 家长培训和心理辅导,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 |
总结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状况,每个患者的表现都不尽相同。了解自闭症有助于减少误解和歧视,促进社会包容。早期发现、科学干预和持续支持,能够极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