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化验单怎么看】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是一类由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脏细胞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这些疾病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化验结果。了解化验单上的关键指标,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方向。
以下是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化验单的解读要点总结,并附上常用指标表格供参考。
一、常见化验项目及意义
1. 肝功能检查(LFTs)
- 包括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GGT(γ-谷氨酰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等。
- 意义: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和胆汁淤积情况。例如,ALT和AST升高提示肝细胞炎症;ALP和GGT升高可能提示胆道问题。
2. 免疫学指标
- 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M2)等。
- 意义: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如PBC常表现为AMA-M2阳性,而AIH多见ANA或SMA阳性。
3. 血清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
- 如IgG、IgA、IgM等。
- 意义:自身免疫性肝病常伴有免疫球蛋白升高,尤其是IgG水平升高是AIH的重要标志之一。
4. 凝血功能检查
- 如PT(凝血酶原时间)、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 意义:评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判断肝功能严重程度。
5. 病毒性肝炎筛查
- 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 Ab)等。
- 意义:排除病毒性肝炎,避免误诊。
二、关键指标对比表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自身免疫性肝病常见异常表现 | 说明 |
ALT | 0–40 U/L | 明显升高 | 肝细胞损伤标志 |
AST | 0–40 U/L | 明显升高 | 肝细胞损伤标志 |
ALP | 40–120 U/L | 升高(尤其PBC) | 胆汁淤积或胆道问题 |
GGT | 9–64 U/L | 升高(尤其PBC) | 胆道损伤或胆汁淤积 |
TBIL | 0–17.1 μmol/L | 升高(尤其PBC) | 胆红素代谢异常 |
IgG | 7–16 g/L | 明显升高(AIH) | 免疫反应增强 |
ANA | 阴性/低滴度 | 阳性(AIH) | 自身免疫标志 |
SMA | 阴性 | 阳性(AIH) | 自身免疫标志 |
AMA-M2 | 阴性 | 阳性(PBC) | PBC特异性抗体 |
PT/INR | 11–13秒 / 0.8–1.2 | 延长(肝功能受损) | 凝血功能障碍 |
三、注意事项
-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化验结果可能有所不同,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医生综合判断。
- 动态观察:部分指标在治疗过程中会变化,建议定期复查。
- 避免自行诊断:化验单只是辅助工具,最终诊断应由专业医生完成。
通过了解这些化验指标的意义,患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病情,并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制定合理的治疗和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