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冠脉造影的危害】冠脉造影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性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评估心脏血管是否存在狭窄或堵塞,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它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并非完全没有风险。了解其潜在危害有助于患者在医生建议下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一、
冠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通常通过导管插入血管(如股动脉或桡动脉)进行。尽管现代技术已大幅降低其风险,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副作用。主要危害包括:
1.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常见于穿刺点,尤其是术后未按压到位时。
2. 血管损伤或穿孔:可能引起内出血或需要手术干预。
3. 心律失常:检查过程中可能诱发心律不齐,严重时需紧急处理。
4. 过敏反应:对造影剂中的碘成分过敏者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
5. 肾功能损害:尤其在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可能加重病情。
6. 感染风险:虽然少见,但仍有发生局部或全身感染的可能性。
7. 辐射暴露:虽然剂量较低,但长期多次检查可能增加累积风险。
总体而言,冠脉造影的风险相对可控,且在多数情况下其益处大于风险。但在特定人群中,如肾功能差、凝血功能异常或高龄患者,需更加谨慎。
二、表格展示
危害类型 | 具体表现 | 发生概率 | 风险等级 |
穿刺部位出血 | 按压不当导致穿刺点渗血或形成血肿 | 中等 | 中 |
血管损伤 | 导管操作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穿孔 | 较低 | 高 |
心律失常 | 检查过程中出现心跳过快、过慢或传导异常 | 低 | 中 |
过敏反应 | 对造影剂产生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 极低 | 高 |
肾功能损害 | 造影剂可能加重原有肾功能不全,导致急性肾损伤 | 高(尤其老年人) | 高 |
感染 | 局部红肿、化脓或全身感染 | 极低 | 低 |
辐射暴露 | X线照射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多次检查者 | 低 | 低 |
三、注意事项
- 术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自身健康状况,特别是是否有过敏史、肾功能情况等。
- 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避免剧烈活动。
- 对于高危人群,医生可能会选择其他替代检查方式,如心脏CT或核素心肌显像。
总之,冠脉造影是一项重要的诊断工具,但其风险不容忽视。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