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检是什么意思】“做活检”是医学领域中常见的一个术语,通常指的是通过取样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判断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活检是诊断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肿瘤、炎症、感染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
“做活检”是指从患者体内取出一部分组织或细胞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变化。这种检查方法可以用于多种器官和部位,如皮肤、肺、肝、乳腺、胃肠道等。根据取样方式的不同,活检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穿刺活检、切开活检、内镜活检等。
活检的目的是为了确诊病情,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虽然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但在现代医学中已非常成熟,风险相对较低,且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二、表格:常见活检类型及特点
活检类型 | 取样方式 | 适用部位 | 特点说明 |
穿刺活检 | 经皮穿刺取样 | 肺、肝、乳腺、淋巴结 | 创伤小,恢复快,适合深部组织 |
切开活检 | 手术切开取样 | 皮肤、乳腺、肌肉等 | 取材充分,适用于较大或复杂病变 |
内镜活检 | 通过内镜取样 | 胃、肠、气管、食道 | 无创或微创,便于直接观察病变部位 |
冰冻切片 | 快速冷冻后切片 | 手术中快速诊断 | 用于术中快速判断病变性质,指导手术方案 |
细胞学活检 | 针吸细胞取样 | 乳腺、甲状腺、前列腺 | 操作简单,适合初步筛查 |
三、注意事项
- 活检前需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检查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
- 检查后注意局部护理,避免感染。
- 活检结果通常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出来,需耐心等待。
通过“做活检”,医生能够获得最直接、最准确的病理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在怀疑某些疾病时,活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