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标准对照表】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以下是对目前国际和国内常用高血压标准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便于查阅和参考。
一、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心脏协会(AHA)等权威机构的最新指南,高血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正常血压:收缩压 < 120 mmHg 且 舒张压 < 80 mmHg
2. 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 120–129 mmHg 且 舒张压 < 80 mmHg
3. 高血压前期:收缩压 130–139 mmHg 或 舒张压 80–89 mmHg
4. 高血压 I 级(轻度):收缩压 140–159 mmHg 或 舒张压 90–99 mmHg
5. 高血压 II 级(中度):收缩压 ≥ 160 mmHg 或 舒张压 ≥ 100 mmHg
6. 高血压 III 级(重度):收缩压 ≥ 180 mmHg 或 舒张压 ≥ 110 mmHg
此外,若患者同时存在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其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更为严格。
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标准
中国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国际基本一致,但更强调个体化管理。以下是根据指南整理的血压分级标准:
血压类别 | 收缩压 (mmHg) | 舒张压 (mmHg) |
正常血压 | < 120 | < 80 |
正常高值 | 120–139 | < 80 |
高血压前期 | 130–139 | 80–89 |
高血压 I 级 | 140–159 | 90–99 |
高血压 II 级 | 160–179 | 100–109 |
高血压 III 级 | ≥ 180 | ≥ 110 |
三、不同人群的血压控制目标
对于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也有所不同:
人群类型 | 目标血压范围 |
健康成年人 | < 140/90 mmHg |
老年人(≥65岁) | < 150/90 mmHg |
糖尿病患者 | < 130/80 mmHg |
慢性肾病患者 | < 130/80 mmHg |
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者 | < 130/80 mmHg |
四、如何测量血压
为了确保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建议在安静环境下,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在坐姿状态下测量,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吸烟后立即测量。一般建议每日早晚各测一次,连续测量数天,取平均值作为参考。
五、总结
高血压是一种“沉默的杀手”,早期发现并控制血压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以上血压标准可供日常参考,但具体诊断和治疗应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
附:高血压标准对照表
分类 | 收缩压 (mmHg) | 舒张压 (mmHg) | 说明 |
正常血压 | < 120 | < 80 | 健康状态 |
正常高值 | 120–139 | < 80 | 需关注,可能发展为高血压 |
高血压前期 | 130–139 | 80–89 | 需生活方式干预 |
高血压 I 级 | 140–159 | 90–99 | 需药物治疗 |
高血压 II 级 | 160–179 | 100–109 | 需积极治疗 |
高血压 III 级 | ≥ 180 | ≥ 110 | 急症处理,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