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穿刺的注意事项】股动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常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血液透析、血流动力学监测等。虽然该操作相对简单,但若操作不当或未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股动脉穿刺的注意事项”的总结与归纳:
一、术前准备
注意事项 | 具体内容 |
患者评估 | 确认患者是否为禁忌症(如出血倾向、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 |
体位选择 | 常采用仰卧位,下肢稍外展,便于暴露穿刺部位 |
局部消毒 | 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皮肤消毒,范围应大于10cm |
签署知情同意书 |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操作目的、风险及可能并发症 |
二、操作过程
注意事项 | 具体内容 |
穿刺部位选择 | 通常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1-2cm处,避开股静脉 |
严格无菌操作 | 避免感染风险,使用无菌手套、敷料等 |
穿刺手法 | 采用“Seldinger”技术,先穿刺后置入导丝 |
导管固定 | 置入导管后需妥善固定,防止移位或脱落 |
三、术后处理
注意事项 | 具体内容 |
压迫止血 | 穿刺后压迫5-10分钟,确认无渗血后再加压包扎 |
观察并发症 | 如出现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需及时处理 |
活动指导 |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 |
伤口护理 |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 |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人群 | 注意事项 |
老年人 | 血管弹性差,易发生血肿,操作需轻柔 |
妊娠期妇女 | 尽量避免穿刺,必要时选择右侧股动脉 |
凝血功能异常者 | 术前需调整抗凝药物,必要时暂停使用 |
透析患者 | 需注意穿刺部位是否为透析通路,避免重复穿刺 |
五、常见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并发症 | 表现 | 应对措施 |
血肿 | 局部肿胀、疼痛 | 加压包扎,必要时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 |
假性动脉瘤 | 局部搏动性肿块 | 超声引导下压迫或手术修复 |
动静脉瘘 | 可闻及杂音,触及震颤 | 早期发现后可压迫或手术处理 |
感染 | 红肿热痛 | 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更换穿刺部位 |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的系统掌握与规范操作,可以有效降低股动脉穿刺的风险,提高临床操作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灵活应用并持续学习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