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发绀】发绀(Cyanosis)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或黏膜呈现蓝紫色,通常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所致。它常提示机体存在缺氧或血液循环障碍的问题。发绀可以出现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嘴唇、指甲床、四肢末端等,也可以是全身性的。
一、发绀的定义
发绀是指由于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即未结合氧气的血红蛋白)浓度增加,导致皮肤或黏膜出现蓝紫色改变的现象。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大部分为氧合型,只有少量为还原型。当还原型血红蛋白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出现发绀。
二、发绀的类型
根据发生机制和表现部位,发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 | 定义 | 常见原因 | 是否伴有缺氧 |
中心性发绀 | 全身性发绀,常见于口唇、舌、甲床等部位 | 心肺疾病、低氧血症 | 是 |
周围性发绀 | 局部发绀,多见于四肢末梢 | 血管收缩、循环不良 | 否或轻度 |
混合性发绀 | 中心性和周围性同时存在 | 多种病因共存 | 是 |
三、发绀的成因
1. 心源性发绀
- 如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心力衰竭等,导致肺部血流减少或体循环血氧不足。
2. 肺源性发绀
- 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炎、肺栓塞等,影响气体交换,造成低氧血症。
3. 血液性发绀
- 如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一氧化碳中毒等,血红蛋白无法有效携带氧气。
4. 外周性发绀
- 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如雷诺氏综合征、休克、低温等。
四、发绀的临床表现
- 皮肤或黏膜呈蓝紫色
- 可能伴有呼吸困难、胸痛、乏力等症状
- 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
五、发绀的诊断与处理
- 诊断:通过体格检查、血氧饱和度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光等手段进行判断。
- 处理: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吸氧、改善心肺功能、纠正贫血或中毒等。
六、总结
发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本质是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增加,导致皮肤或黏膜颜色改变。了解其类型、成因及处理方法,有助于及时识别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在实际诊疗中,应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