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检是什么】活检是一种医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判断组织或细胞是否存在病变,尤其是癌症等严重疾病。医生通过取一小部分组织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以确定其性质和病因。活检是诊断多种疾病的重要依据,尤其在肿瘤、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
一、活检的定义
项目 | 内容 |
活检 | 是指从患者体内取出一小块组织或细胞,用于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的一种诊断方法。 |
目的 | 确定病变的性质(良性或恶性)、病因、病程发展及治疗效果评估。 |
应用领域 | 肿瘤、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二、活检的类型
根据取样部位和方式的不同,活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 | 说明 | 适用情况 |
细针穿刺活检(FNA) | 用细针抽取细胞或小块组织 | 常用于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浅表部位 |
切除活检 | 完整切除病变组织 | 适用于疑似恶性肿瘤的初步确诊 |
钳取活检 | 通过内窥镜钳取组织 | 常用于胃肠道、呼吸道等内部器官 |
冰冻切片 | 快速冷冻并切片,立即观察 | 术中快速判断病变性质 |
石蜡切片 | 常规固定、包埋、切片 | 用于详细病理分析 |
三、活检的过程
1. 术前准备:医生会向患者解释流程,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2. 局部麻醉:通常使用局部麻醉,减少疼痛感。
3. 取样:根据活检类型,采取不同方式获取组织。
4. 送检:将样本送至病理科进行显微镜检查。
5. 结果分析:病理医生出具报告,供临床医生参考。
四、活检的意义
优势 | 说明 |
准确性高 | 是目前最可靠的确诊手段之一 |
适应症广 | 可用于全身多个部位 |
有助于治疗方案制定 | 明确病变性质后,可针对性治疗 |
五、注意事项
- 活检可能会引起轻微出血或不适,但一般可自行恢复。
- 部分活检需在医院进行,术后需注意休息。
- 活检结果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出来,需耐心等待。
总结:
活检是一种重要的医学诊断手段,通过取样组织进行病理分析,能够准确判断病变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虽然不同类型的活检操作方式各异,但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更精准地了解病情,提高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