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怎么得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RPGN)是一种进展迅速、病情严重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短期内肾功能急剧下降,常伴随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症状。该病病因复杂,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病因总结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免疫介导的肾小球损伤,常见病因包括:
病因分类 | 具体原因 | 说明 |
原发性免疫相关 |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如Goodpasture综合征) | 体内产生针对肾小球基底膜的抗体,导致肾小球炎症和坏死 |
继发于其他疾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免疫系统攻击肾脏组织,引发肾小球病变 |
感染后免疫反应 |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性期) | 感染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发炎症 |
药物或毒物作用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某些抗生素等 | 可能诱发肾小球损伤或加重已有病变 |
特发性 | 无明确诱因 | 约20%的病例无法明确病因 |
二、发病机制简述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纤维素样坏死以及新月体形成。这些变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迅速下降,进而引发肾功能衰竭。
1. 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
2. 细胞因子释放:炎症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因子进一步破坏肾小球结构。
3. 血管病变:部分患者伴有小血管炎,影响肾脏供血和功能。
三、风险因素
- 年龄:多见于青壮年,但也可发生于儿童及老年人。
- 性别: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 基础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高血压等。
- 感染史:近期有链球菌或其他细菌感染者更易发病。
四、结语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虽发展迅速,但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若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或肾功能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肾功能评估和免疫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注: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旨在提供关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知识和病因分析,不构成医疗建议。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