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是怎样的】十二经脉是中医理论中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流注次序有规律可循。根据《黄帝内经》记载,十二经脉按一定顺序循环流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经脉名称 | 流注时间 | 主要功能 |
手太阴肺经 | 丑时(1-3点) | 呼吸、宣发肃降 |
手阳明大肠经 | 寅时(3-5点) | 传导、排泄 |
足阳明胃经 | 卯时(5-7点) | 受纳、腐熟水谷 |
足太阴脾经 | 辰时(7-9点) | 运化、统血 |
手少阴心经 | 巳时(9-11点) | 主血脉、神志 |
手太阳小肠经 | 午时(11-13点) | 分泌、吸收 |
足太阳膀胱经 | 未时(13-15点) | 排泄、温煦 |
足少阴肾经 | 申时(15-17点) | 藏精、主水 |
手厥阴心包经 | 酉时(17-19点) | 代心受邪、疏通 |
手少阳三焦经 | 戌时(19-21点) | 水液代谢、气机调畅 |
足少阳胆经 | 亥时(21-23点) | 胆汁分泌、决断 |
足厥阴肝经 | 子时(23-1点) | 藏血、疏泄 |
此流注顺序反映了人体气血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对养生与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以上就是【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是怎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