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步骤】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常见的操作之一,主要用于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给予高渗药物或营养支持等。该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完成。以下为该操作的主要步骤总结。
一、操作前准备
步骤 | 内容说明 |
1. 患者评估 | 确认患者适应症及禁忌症,如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等 |
2. 体位准备 | 患者取平卧位,头低足高位(Trendelenburg位)可增加静脉充盈 |
3. 器械准备 | 包括穿刺针、导丝、导管、局部麻醉药、无菌敷料、消毒用品等 |
4. 环境准备 | 保持操作环境清洁,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
二、穿刺部位选择
部位 | 优点 | 注意事项 |
锁骨下静脉 | 穿刺路径较直,不易误伤动脉 | 可能损伤胸膜或肺组织 |
颈内静脉 | 易于暴露,操作相对简单 | 需注意避免误伤颈动脉 |
股静脉 | 适合紧急情况 | 易发生感染,不宜长期留置 |
三、操作步骤
步骤 | 操作内容 |
1. 消毒铺巾 | 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 |
2. 局部麻醉 | 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剂进行浸润麻醉 |
3. 穿刺进针 | 在选定部位进针,保持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角 |
4. 回抽确认 | 进入血管后回抽见暗红色血液,确认成功 |
5. 导丝置入 | 通过穿刺针送入导丝,退出穿刺针 |
6. 扩张器扩张 | 用扩张器沿导丝扩开皮下组织 |
7. 导管置入 | 将导管沿导丝送入静脉内至所需深度 |
8. 固定导管 | 使用缝线或固定装置固定导管,防止移位 |
9. 注水测试 | 推注生理盐水,观察导管通畅性 |
10. 敷料覆盖 | 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定期更换 |
四、术后处理与护理
项目 | 内容 |
观察指标 | 监测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出血等异常 |
护理要点 |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
并发症预防 | 注意避免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等 |
记录信息 | 记录穿刺时间、部位、导管类型及患者反应 |
五、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穿刺失败应及时更换穿刺点或改用其他途径;
- 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应谨慎操作,必要时请示上级医生;
- 置管后应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和功能,确保安全使用。
总结: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技术性强、风险较高的操作,必须在规范流程下进行。通过科学的准备、严谨的操作和细致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